小区46个垃圾桶全撤走,居民投诉扔垃圾“太麻烦”!为了垃圾分类,这样的不便得习惯

2019/06/13 2500
民情12345 2019-04-10 18:35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毛锦伟
尽管“定时定点”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但对于这样的不便,申城市民应该尝试去习惯、去接受。

“没有培训,没有过渡,为什么这么急于‘一刀切’”?4月4日,上海市嘉定区雅翔路288弄上隽嘉苑东区居民余先生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他所在小区的居委、物业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操之过急”,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原来,4月1日,上隽嘉苑东区将小区里原有的46个垃圾桶悉数撤走,改为在小区内两个地方“定点定时”投放,并由志愿者现场指导分类方法,辅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对余先生来说,“不便”就是无法在门幢口扔垃圾了……

 

不仅仅在上隽嘉苑,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临近,申城不少小区开始尝试“定点定时”投放垃圾。据记者了解,仅在嘉定区,政府制订的相关工作计划就要求,6月1日前,每个社区都要选择1个小区试点推行“定点定时”投放垃圾;而年底,要实现全区覆盖。

 

当然,像余先生一样,抱怨不方便的居民为数不少。一些居民不理解,在门幢口扔垃圾也可以推行垃圾分类,为何非得让大家多走那么远?  

 


撤桶9天了,小区里还有居民“吵”吗?

 

余先生告诉记者,垃圾桶刚撤走那几天,定点投放处每天都有居民与志愿者们吵起来。争论的内容,都是围绕“垃圾分类”是否要以居民的不便作为代价。4月9日,撤桶后的第9天,上隽嘉苑东区的“定点定时”试点得如何了?

 

上午9时,记者走进上隽嘉苑东区雅翔路上的西门,一眼就看到不远处挤着一群人,人群旁一个绿白配色的半封闭小屋上,写着“垃圾分类回收”的字样,想必这里就是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之一了。记者站在附近观察,或许已经过了上午投放垃圾的高峰,等着投放垃圾的队伍并不长。三四名居民手里拎着装好袋的垃圾,以及奶粉罐、玻璃瓶等各色可回收物,正耐心地等着轮到自己上前,将垃圾扔进小屋内的各种垃圾桶内。几名志愿者各司其职,有人负责给居民扫卡,为绿色账户积分;有人专职检查居民的生活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并帮助居民纠正错误的分类方法;物业的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支起小桌,给每户前来投垃圾的居民做个登记。小屋附近还特意安装了一个水龙头,方便居民扔完垃圾后洗洗手……

 

△居民正在指定地点排队等候扔垃圾。

 

“阿姨,塑料袋属于干垃圾。你得把餐厨垃圾倒进湿垃圾桶,再把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记者观察了20分钟,发现现场气氛颇为融洽,对志愿者指出的问题,居民们也都比较能虚心接受。可正当记者打算再去小区内转转时,一名中年男子气冲冲地走了过来,大声指责:“垃圾湿哒哒,拎那么远才能扔,你们这个是在为人民服务吗?”说完随即转身离去,几名志愿者还来不及搭腔,只能面面相觑。

 

△志愿者正在指导居民正确分类生活垃圾。

 

“不理解的居民的确还有一部分,但比刚撤桶那几天少多了”。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大部分居民还是能够理解并配合做好垃圾分类的。

 


反对者,干脆将垃圾直接扔在地上

 

在上隽嘉苑东区,除了西门口这个点,在小区东侧云安路门口附近,还设有另一个垃圾投放点。两个点的开放时间,均为上午7时至10时,下午4时30分至8时30分,过时不候。记者随后在小区走访发现,“定点定时”推行的难度,远比劝导几个“吵一吵”的居民更为复杂一些。

 

上隽嘉苑东区,是个有着700户居民的中型小区,高层和联排别墅混合。撤桶前,高层区基本上是每个门幢前都设有垃圾桶,别墅区则三四户居民共享一个桶。撤桶后,原安置垃圾桶的位置都空着,物业贴了一张告示,写明“此处禁止投放垃圾”,同时指引居民前往两处指定位置。志愿者告诉记者,对“定点定时”投放垃圾反对声最大的,正是别墅区。

 

上午10时许,记者在上隽嘉苑东区的别墅区转了几圈,对“定点定时”的抗拒直观可见。别墅96号旁,原放置垃圾桶的水泥地上,两个啤酒纸箱和3大袋垃圾堆在地上。啤酒箱里,满满的是各种菜叶、笋壳等餐厨垃圾;垃圾袋里的垃圾则花花绿绿,完全没进行过分类;别墅89号旁,黑色塑料袋装满一大袋垃圾倚在墙角;别墅区西北角的一处原垃圾桶安放处,除了几袋垃圾外,还有一个食品塑料外包装被直接扔在了地上……这些垃圾都是谁扔的?正值上班时间,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无从得知。

 

△垃圾桶撤离后,有居民将垃圾直接扔在地上。

 

在别墅区,记者遇到一名物业巡查人员。在记者到来之前,他刚刚巡查过,将扔在地上的垃圾收走过一遍;而整个上午,他已经巡查了3遍,“没想到这么快又有垃圾扔出来了”。由于过了投放时间,两处投放点已关闭,物业工作人员只能将地上的垃圾一路拎出小区,投放到了附近社区活动中心门口的垃圾桶内。

 

别墅区为何对“定点定时”投放垃圾如此抗拒?物业告知,除了距离投放点略远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别墅区的物业管理费为3.3元/平方米,比高层贵。别墅区居民认为,应该享有更好的物业服务。

 


会一对一做“反对者”的工作

 

“先磨合一个月看看”。上隽嘉苑东区所在的嘉定区南翔镇隽翔社区居委会书记蔡霈姬向记者表示,隽翔社区共有3个小区,选择上隽嘉苑东区试点,作为7月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的预演,一是小区体量适中;二是小区的情况较为典型,不仅物业形态丰富,出租户也不少,容易总结出适用于其他小区的经验。对于部分小区居民的反对,居委会早有心理准备,也准备了相应的预案,他们有信心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工作做好。

 

蔡霈姬告诉记者,最近几天,“12345”的相关投诉工单已陆陆续续转下来了。针对这些投诉的居民,居委会将一一做工作,讲清道理:告知他们“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是《条例》的要求;另一方面,之所以选择“一步到位”,就是为了杜绝观望,尽快让每个居民都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另外,居民前往定点投放点扔垃圾时,物业的“现场登记”也将派上大的用处。“一户居民,连续一周都不到定点处扔垃圾,要么房子空关,要么就是扔在小区地上了”,居委会和物业将根据登记表排摸出“可疑”的居民,一一上门确认情况,督促居民履行垃圾分类职责。

 

与此同时,居委会和物业也会根据居民反馈的意见,调整完善“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方式。如针对别墅区的意见,物业已在考虑,能否在别墅区再增设一处投放点,方便别墅区居民就近投放;如有居民反映下班到家较晚,吃完晚饭赶不上下午投放垃圾的截止时间,居委会和物业也在考虑,时间上是否还要往后调整一下,等等。按照蔡霈姬的设想,“五一”长假后,居委会和物业还将会在小区里召开一次居民代表会议,进一步听取居民的意见。

 

△过了投放时间后,上隽嘉苑东区的垃圾投放点已关闭。

 


“阵痛”换效果,这样的不便得习惯

 

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记者看到大量相似的反映。如闵行合生城邦三街坊居民余先生称,虽然自己很赞成垃圾分类,但对物业撤离原垃圾桶、仅在东西大门设置投放点的做法却持反对意见。原因就在于“刮风下雨,或者腿脚不便时,扔垃圾太费时费力。”静安区中海万锦行政公寓居民唐女士反映,公寓大楼里,原本每层都有垃圾桶。最近,物业已通知将撤离每层的垃圾桶,改为大楼门口一处指定地点分类投放。难以想象一到夏天,垃圾水滴滴答答,整个楼里都将弥漫着难闻的垃圾味道。长宁区威宁路358弄居民谢先生反映,希望物业在撤离垃圾桶定点投放前,设置足够的缓冲期,等等。

 

在上隽嘉苑东区采访中,一位居民对正在试点的“定时定点”表示理解。她认为,申城推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年,早已家喻户晓。但之所以效果一直不佳,主要原因还在于环境过于宽松,“反正小区有人帮忙分拣分类,反正我不分类也没什么,那我为什么要去分类呢?”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垃圾分类自然推不下去。“定时定点”,志愿者、物业当场指导监督,可以解决以前过于宽松的问题。

 

居民希望垃圾分类和投放方便两者兼得,想法合情合理。但法不等人,距离《条例》实施只剩不到3个月,对申城很多社区来说,已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源来进行“试错”。尽管“定时定点”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但对于这样的不便,申城市民应该尝试去习惯、去接受。毕竟,垃圾分类是为了环保,对全社会有利。

 

题图:上隽嘉苑东区的垃圾投放点。

栏目主编:毛锦伟文字编辑:毛锦伟